肛瘘一般长在位置图

2025-06-23 11:16:16 9698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肛瘘内口常位于肛窦,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为其特点。

临床上根据肛瘘发生的位置,可分为肛管括约肌间型、经肛管括约肌型、肛管括约肌上型、肛管括约肌外型。

肛管括约肌间型:约占肛瘘的70%,多因肛管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形成。原发瘘管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的括约肌间隙,内口在齿状线附近肛窦开口处,外口大多在肛缘附近,多为低位肛瘘。

经肛管括约肌型;约占25%,多因坐骨肛管间隙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形成,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肛管间隙,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肛管括约肌上型∶为高位肛瘘,较为少见,约占4%,瘘管在括约肌间隙向上延伸,越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肛管间隙穿透肛周皮肤。

肛管括约肌外型∶最少见,仅占0.5%。多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肛管间隙脓肿的结果。瘘管自肛周皮肤向上经坐骨直肠间隙和肛提肌,然后穿入骨盆直肠间隙,最终在直肠形成内口,也可同时伴有开口于肛管的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