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汉族葬礼习俗,跟你了解的是否有出入

2025-09-09 18:06:50 1726

大殓时往往会在棺材内随殓些物品,常见的有衣服、被褥及其他日用品,富裕人家的入殓品不仅多而且都比较贵重。

【殡】

殡就是入殓后将灵柩停放在殡宫,殡期的长短通常有丧主决定,少则三日;多则三十日。

不同的年代和地域,殡期的长短也会有所不同。古时人们停棺三个月才葬,时日长者多达七个月。

依照汉族葬礼习俗,父母亡,儿女必奔丧,否则就会被人视为不孝。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也会前来哀悼、祭奠死者,我们称之为“吊丧”或“吊唁”。

古代汉族服丧,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人们称之为“五服”。“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之为“披麻戴孝”。

【葬】

葬就是掩埋死者的遗体,也就是把棺材埋入墓穴内。古人选择坟地时,通常要看风水、择吉地。送葬在古代也叫出殡,送葬时通常“孝子”在前扛幡并唱挽歌。

古代的挽歌在近现代演变为哀乐,就是由唢呐队演奏的戚戚哀哀如怨如诉的哀乐,以表达子女的丧亲之痛。

​葬礼结束后,死者的子女按照当地习俗,要去姥娘家谢孝,然后依照日期举行响应的追悼活动,诸如做七、百天、周年等。

此外,受传统落叶归根观念的影响,汉族人在外地去世后,死者的遗体将被运回原籍进行安葬。(图片源自网络,如侵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