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考试
期中考试又至,我们常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似乎考试成了老师拿捏学生的“紧箍咒”,学生参加考试就是为了分数。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花很多精力组织的考试意义难道仅在于此吗?
当然不是。
我们为什么要考试?
从古至今,考试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形式和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朝代演变,但它都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考试的弊端,有人呼吁,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不能有分数。当然这有些极端,素质教育是需要正确看待考试及分数,而不是不需要考试。
因为在学习中考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评估教学质量
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把考试定为教学的五个环节之一。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和考试,是教学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现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我们的教学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无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施行“因材施教”。那我们怎么去评估我们的教学效果呢?考试就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考试我们可以诊断教学效果,以便后期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或是方法。如果没有考试,就无法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就无从去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可以能会偏离轨道而不自知。
第二,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生来讲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有效手段。如果说学习的过程是输入,那么考试就是输出。通过阶段性的考试可以检测近期孩子的学习效果和结果,是对于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总结,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找出不足,以便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如果不考试,无论是老师和学生心理都没底稀里糊涂,不知朝哪方面用劲。试卷的好处在于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孩子的问题暴露出来,直观化。通过考试,就能够很好地查找出自己的知识盲区,把自己根本不知道的知识点列为下一步自己的复习重点和归纳总结之处,从而以便于后期学生有的放矢的学习。
第三,考试能促进学习
考试当然是一种检测,更重要它也是一种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一方面通过复习、练习、考试帮助孩子更好地对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将所学内容进行记忆和巩固;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要出色的完成一份试卷,首先要有仔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审题能力。对每一个题目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正确的答题。观察力是人类重要的基本技能,考试需要这种技能,相反考试也能促进这种技能的增长。
一份考卷是检验我们一段时间以来学习效果的重要资料,那么考试后我们需要认真仔细有效的对待这份考卷。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存在以下误区:期中考试结束后就不愿再多看一眼试卷,更不要说做试卷剖析了。老师孩子家长只重视孩子在期中考试的成绩以及排名,却忽视了帮助孩子在试卷上“打捞“分数。
每一次考试后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对老师来说,首先,要整体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类型、学生答题失分的原因等。在分析试卷时,针对学生普遍做错的问题进行反思,是不是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吸收,如果是这方面的问题,那老师就需要考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对于学生来说,要结合这份试卷学会主动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疑点和难点,甚至是粗心大意的点在哪里,并进行一番自我订正。要明明白白的知道“我的分数都去哪了”。分析明明不该丢分但又丢了分的有多少?思考明明不该丢分可为什么又丢了分?
在自我订正时,写出考试时为什么错,是公式没有掌握好还是思路没有理清楚或是其他问题。
阶段性考试后是查缺补漏的好时机。
有一句教育名言:“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不是专家出的习题,而是自己做错的习题。”错题本是日本学生发明的,20世纪80年代传到中国。我们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小到作业,中到随堂考,大到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将自己所做错的所有题目全部及时地收集整理,对每道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症结所在,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很多同学在考试后总是用一句话来反思这次考试,那就是“太粗心了”。可实际上粗心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对于1+1=2这样的题目不会粗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粗心”的外表下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因素。
一是对概念本身不太清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试着自己去讲解这个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能清晰的明白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二是熟练程度不够。有一种说法:“中小学的知识难度可以忽略,正确率基本等于熟练度。”说明正确率基本等于熟练度,说明了为什么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效果的。每一种题型如果认真的做了五六遍,那在考试时基本上就不存在“粗心”问题。
考试助我们积极规划未来
如果在考试中考出了自我满意的成绩,符合自己的预期,除了高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为未来积蓄能量。
如果考试不理想,也要积极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状态。考试很重要,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应该让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成为未来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下一次的机会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次考试是为了下一次的考试,甚至是为了未来的人生做准备。考试是锻炼孩子能力的一种方式,分数是目的,在考试中锻炼各种能力更是目的。通过考试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积累持续一生的终身学习力。
考试的形式可以说是孩子未来即将进入竞争社会的提前热身。曾经的经历、记忆,未来都会留存在孩子的生命密码里,成为他的一部分。
考试,是我们生命中应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