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诗人痖弦:为诗拼搏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著名诗人痖弦于温哥华时间10月11日清晨逝世,享年92岁。
痖弦,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32年生,1949年辗转赴台,曾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杂志,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二十余年。著有《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聚繖花序》(I、II两册)《记哈客诗想》等。
上世纪50年代初,19岁的痖弦开始发表诗作。痖弦是华文世界刊龄最长的诗刊《创世纪》的三位创刊元老之一,他和洛夫、张默三人合办创世纪诗社,诗社一办就是50多年,至今仍在出刊。
1986年,创世纪诗社三位创办人张默(右)、洛夫(中)、痖弦(左)合影于创世纪发源地台湾南部左营。
痖弦是台湾文坛枢纽性的人物。他还是一位表演艺术家,是两岸第一个在舞台上扮演孙中山的人。他长期担任联合报的重要职务,和政界、文化圈都有极深的交往,是台湾数十年文学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诗坛二弦——纪弦和痖弦。/ 摄于1968年(林海音摄)
痖弦先生寻觅并踏上了一条他深爱不已的人生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一生。沿途的经历、感悟与思考共同铸就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而这条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蕴含着痖弦先生为后世留下的宝贵启示。
《痖弦回忆录》
痖弦 口述
辛上邪 记录整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7月
晚年的痖弦旅居加拿大,委托作家王立(辛上邪)协助他整理录音,形成回忆录的初稿文字。文中记载了他坎坷辉煌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各地风土人情,有文坛众多艺术家的趣闻,也有两岸各界名人轶事。无论是在口述文字整理撰写时,还是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痖弦都认真参与修订、耐心回复文稿中的细节问题。2019年7月,由痖弦口述,辛上邪记录整理的《痖弦回忆录》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痖弦回忆录》问世后,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一部实至名归的口碑之作和标志之作,并获第三十届华东六省一市文艺图书奖一等奖。痖弦的一生便是那“如歌的行板”,在体验了许多“必要”之后,河流“继续流下去”,而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痖弦作品封面
《痖弦回忆录》选摘
家乡对我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如同开篇时所说,我自己的文学有两个源泉:一个是母亲,一个就是故乡。故乡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故乡,这两个就是混起来的意象。我觉得幸福的人是有充分的对母亲的记忆——母亲陪着他成长,从童年少年到青年,这是幸福的。有对故乡美好、完整的回忆,也是非常幸福的。我很庆幸,我保留了对母亲、故乡清晰的记忆,让我在八十多岁还能一闭眼睛就“回到”故乡,听到鸟叫声,闻到麦田的清香。
原标题:《纪念诗人痖弦:为诗拼搏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阅读原文